学校主页|信息门户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> 团学工作 >> 正文

青春筑梦想 让爱向前行|机电青年在五德的青春实践

2025年07月21日 20:04 

暖风拂面,乡韵悠长。2025年7月13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“青春筑梦想 让爱向前行”大思政实践暨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队在学院党委书记郑继明、副书记杨光复以及学院团委负责人刘乾义的带领下,踏入石阡县五德镇这片希望田野,以热忱为帆、以行动为桨,在乡村教育赋能、民生服务保障、文化传承创新的征程中,镌刻青春奋斗的鲜明印记。


科普组:趣味课堂启智,科技种子萌芽

科普组于7月14日上午在五德小学顺利开课,课堂气氛热烈,亮点纷呈。其中,精心准备的3D打印课程尤为引人注目,志愿者通过图片、视频展示3D打印技术的神奇,介绍其在多领域的应用,现场操作时耐心解答孩子们的提问,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。

7月18日,科普组开展了多项活动:认真批改小朋友的作业,逐字逐句审阅,标注错误、写评语,并根据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;组织趣味手工课程,带来材料指导孩子们制作关于家乡或航天航空的手工作品,帮助孩子克服困难,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。

科普组的每一堂课、每一次互动,都如投入湖心的石子,在孩子们心中漾起求知涟漪。3D打印课播下的科技种子悄然生根,作业批改的细致关怀搭建起个性化成长阶梯,手工课绽放的想象之花让创造力扎根。这些点滴付出,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,更点亮了他们探索世界的火把,为乡村教育注入鲜活力量,让知识与梦想的种子在此持续生长、绽放。


义务家电维修组:巧手修复家电,服务温暖民心

7月14日,义务家电维修活动拉开帷幕,队员们一早选址、悬挂标语,严谨排查送来维修的家电故障,向群众说明损坏原因并普及保养技巧与安全规范,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维修,应驻村书记请求修复村委会损坏的电视。

7月15日,维修组继续行动,带着齐全的工具和配件,耐心接待村民,认真维修各类家电,面对复杂故障齐心协力查找根源,尽力恢复家电功能。

此外,7月18日,维修组志愿者还开展电工实验小课堂,用生动语言讲解电路和家电使用常识,通过小模型演示正确与错误操作,与小朋友们积极互动。

义务家电维修组的行动,是技术与温情的融合。从街头排查到上门服务,从修复家电到普及安全知识,他们修复的不仅是家电,更是邻里间的信任与暖意。电工小课堂的互动,让安全用电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扎根。这份“修旧利废”的坚守,既解决了群众难题,更以志愿服务微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,让每一次付出都温暖民心。


调研组:脚踩乡土调研,助力乡村发展

7月13日下午,在驻村干部赵竹平老师的带领下调研组走进了新华村,茶香满山间。听当地苔茶非遗传承人介绍,3000亩茶园覆盖全村,年净收益超千万,带动农户增收600余万元。农机助力秋茶采摘,政策补贴温暖人心。特色水果与茶产业协同发展,乡村振兴路正宽。苔茶虽好待扬名,我们为乡村振兴找良方。

7月14日上午,调研组拜访抗美援朝老兵吴启荣,从老人的讲述和黑白照片中感受其坚定意志;下午,走进京州社区的大街小巷,通过问卷和交流,了解当地经济产业发展情况。

7月15日,调研组在驻村干部赵竹平老师的带领下,来到铺沟村,了解村庄发展脉络,围坐田埂与果农话家常,感受基层百姓的坚韧。

7月16日晨曦微露,调研组和宣传组成员一同走进果园,当起“乡村宣传员”,用镜头记录乡村。

7月17日,调研组再次走进铺沟村,探寻无人机在果园的运输实效,在了解到水果采摘运输难题后,提出无人机运输想法,与当地干部、村民代表研讨,联系无人机公司实地考察,见证技术落地,完成从调研到实践的完整过程。

调研组的脚步踏遍乡土,从聆听老兵故事感悟精神力量,到走访社区摸清产业脉络,从田埂与果农畅谈,到果园记录乡村风貌,更针对水果运输难题推动无人机技术落地。他们完成的不仅是调研,更是从发现到解决问题的深度实践。这扎根大地的探索,触摸到乡村发展脉搏,为振兴注入智慧动能,让成果转化为前行力量,在乡土写下“知行合一”的注脚。


宣传组:镜头记录乡韵美,传播乡村好故事

宣传组始终紧随各行动小组的脚步,用镜头捕捉每一个温暖瞬间、每一次实践足迹,将科普的热忱、维修的专注、调研的深入都定格成生动画面,以细腻视角讲好乡村故事,让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见、被铭记,成为实践活动中最动人的“记录者”与“传播者”。


后勤组:灶台方寸间的奉献者

后勤组的付出,藏在菜市场到灶台的足迹里,融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。他们精打细算选食材、不辞辛劳做餐食,为团队筑起温暖“大后方”。包饺子的欢声笑语凝聚团队力量,洗净的碗盘映出默默奉献的光芒。虽无聚光灯,方寸灶台间的坚守却让烟火气里满是安心与暖意,成为团队前行的坚实支撑,他们的付出早已被每一份饱腹的满足、每一张欢聚的笑脸铭记。


红色教育实践: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青春使命

7月16日,实践团队走进五德镇小学开展沉浸式党课学习,将实践落在祖国大地上,在红色热土书写青春答卷;同日,队员们还走进铺沟村开展“重走长征路”主题实践活动,沿着红军行军路线,感受先辈们钢铁般的意志。


活动最后,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25年大思政实践暨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队在石阡县五德镇举办成果展示会,一件件造型精妙的作品如同打开了想象力的盲盒。3D打印机旁陈列的仿生设计作品同样令人驻足:3D打印的小猫摆件,它身形小巧,轻得能被手指轻轻拈起,却能承受自身重量15倍的压力;而3D打印的船模型,将木质渔船的古朴船舷与现代邮轮的甲板布局拼接,船舷边缘的弧度自然流畅,表面的木纹质感堪比手工雕刻。3D打印的火箭模型采用了镂空箭体设计,轻得能被气流推动摇晃,却能承受自身重量18倍的压力,灯光透过箭体时会浮现出层层叠叠的星轨状光影;而3D打印的飞机模型,将老式双翼机的机翼与现代客机的机身线条融合,机翼上的纹路清晰细腻,衔接处的平滑度堪比精密打磨。


    他们的付出,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,也让自己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,同时也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更多的活力。



一审(校):刘乾义;二审(校):许珊;三审(校):杨光复


上一条:我院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学联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下一条:青春筑梦想 让爱向前行|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025年大思政实践暨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纪实(一)

关闭